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有一种敷衍的东西叫洗+开水烫瓶子。家长尽量图省事,但宝宝的胃肠道很疼!_消毒_细菌_模式

母婴育儿 2024-06-13 浏览(333) 评论(0)
- N +

俗话说,育儿无小事,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宝宝的健康成长。从日常饮食、起居、护理、互动、早教等方面。,每一步都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指导。

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,尤其是新手父母,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。别的不说,光是宝宝奶瓶的清洗消毒也是很有讲究的。一步失误,就可能出大问题!

万妈妈家楼上有个邻居。她三个多月前生了一个孩子。全家人都把这个小疙瘩含在嘴里,害怕掉下去。他们格外小心地照顾它。然而,最近,马宝和鲍奶奶因为清洗孩子的奶瓶而产生了分歧。

老人喜欢用清水冲洗瓶子,然后从水壶里倒些开水再烫一遍。他们认为它干净、环保、方便。虽然马宝觉得这样洗瓶子不够彻底,但是婆婆真的很坚持,也不好说什么。

不过有一点,宝宝从出生开始就不正常,好像总是拉肚子。刚开始大家都不太关注,以为每个新生儿都是这样的。直到最近两天发现宝宝大便里有血丝,大人们才慌了神,赶紧去医院!

检查结果显示,宝宝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,已经发展为肠炎。然后,医生详细询问了宝宝每天的喂养情况。医生了解了洗奶瓶的习惯后,郑重强调:宝宝肠胃太弱,奶瓶一定要彻底消毒。单纯用开水冲是不够的!

🔻有种敷衍叫:冲洗+开水烫奶瓶,坑了多少娃

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过一套对比实验。工作人员先用100度的开水和50度的温水分别冲洗餐具5秒钟。然后用100度的开水和50度的温水分别浸泡餐具10分钟。

结果表明,水流只能带走餐具表面的污渍,而不能彻底去除细菌。浸泡过的餐具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有效杀灭细菌。

展开全文

所以用普通自来水洗瓶子和用开水泡瓶子的清洁效果差别真的不大。难怪有的宝宝总是肠胃不好,反复拉肚子,这可能和奶瓶消毒不好有直接关系!

现实生活中,其实很多家长都习惯用开水烫奶瓶,包括我自己,以前也经常这样,就是为了省事。后来才发现,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坑宝宝!

首先,水壶中的开水或静水的温度远低于100℃。即使能达到100℃,如果不持续加热,也达不到杀灭细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条件。

其次,用开水烫奶瓶时,通常只能烫到奶瓶表面部分和奶嘴,而奶瓶内部部分和缝隙不能彻底消毒。此外,有些瓶子材料不耐高温,可能会因高温烫伤而变形或破裂。

所以瓶子只是洗一下,煮一下,看似简单方便,却达不到理想的杀菌效果。因此,我们最好放弃这种操作,为了宝宝的健康,选择更科学有效的消毒方法。

🔻常见有效的4种奶瓶杀菌消毒方式

那怎么才能更彻底的给宝宝的奶瓶消毒呢?有几种常见的方法:

煮沸消毒

传统的做法是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(不带瓶体和配件),煮沸后将瓶子放入锅内,煮沸10分钟左右,基本可以做到无死角消毒。当然,这需要瓶子耐高温,否则可能会变形或破裂。

蒸汽灭菌

可以买专门的蒸汽瓶消毒器,也可以用自己的锅来实现。打开瓶子、奶嘴等。向下,把锅里的水烧开,用开水产生的蒸汽对瓶子进行消毒,大约15分钟,达到全面消毒的效果。

消毒液浸泡

这是一种化学消毒方法。可以买奶瓶专用的消毒液,按比例倒入水中,然后浸泡奶瓶一段时间。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菌,但个人认为难免会有化学残留,还是看个人选择吧。

紫外线消毒

这应该是目前比较高科技的消毒方式,而且比较安全简单。只是需要购买专用设备,成本比较高。但是想想,奶瓶可能要好几年,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,想想也是值得的!

🔻手把手教你,奶瓶杀菌消毒7步法

1.清洗前的准备:准备好清洗瓶子所需的工具,如洗瓶器、瓶刷、盆等。并确保这些工具是清洁无菌的,以避免交叉污染。

2.拆卸奶瓶:拆卸奶瓶的所有部件,包括奶嘴、瓶盖和瓶身。分解后,便于更彻底地清洗和杀灭每一个部位。

3.初步清洗:用清水冲洗瓶子的各个部位,先去除表面的污渍和残留物。然后用奶瓶清洁剂帮助清洗,一定要冲洗干净,避免残留。

4.深层清洁:用奶瓶刷仔细清洁奶瓶和奶嘴的内外,确保每个角落和缝隙都被清洁干净,避免细菌滋生。

5.冲洗:用流动的自来水彻底冲洗瓶子的所有部分,以确保没有污渍和洗涤剂残留。

6.消毒:将清洗干净的瓶子放入沸水/蒸锅/消毒器中消毒。保证消毒时间和温度达标,彻底杀灭细菌。

7.干燥储存:将灭菌后的瓶子干燥,储存在清洁干燥的地方。避免潮湿和污染,保证下次使用时干净无菌。

结语

奶瓶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,而正确的清洗和消毒,是保障宝宝健康的重要举措。看到这里,想必大家都清楚了,奶瓶仅用清水冲洗或用开水烫一下,卫生是不达标的。家长们应该选择更科学、有效的消毒方式,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!

标签: